Labels

Amazing pictures (23) Attractions (15) Drama (1) Funny pictures (15) Interesting (185) Joke (1) Local (10) Travel (17) 人生哲理 (119) 健康保健 (124) 傳說 (15) 勵志 (21) 名言 (18) 圖文 (83) 幽默 (45) 感動 (82) 散文 (155) 環境保護 (2) 生活體驗 (1) 知識 (47) 笑圖 (1) 笑話 (300) 美食 (6) 音樂 (51) 食色性也 (41)

Tuesday, November 19, 2013

「分享」的壞處:你所不知道的感恩節教訓 - 作者:林明仁 ---- Interesting article!!!


「歷史教訓」常常是因某種社會政治需求而被刻意製造出來的。我們「現在」所認知的歷史教訓與「過去」所真正發生的事件間,不僅經常是斷裂,許多時候更是完全相反的。對美國最重要的節日——感恩節的理解,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有關感恩節由來,文獻的記載大致如下:西元一六二○年秋,五月花號載著一百零二位英國清教徒,在現在麻薩諸塞州普利茅斯登陸。由於到達時間太靠近冬天,再加上準備的糧食不夠,隔年春天來臨時,只有五十多人存活下來。幸好後來得到印地安人的協助,不但供給他們食物,也教導他們如何種植玉米、捕獵火雞,這個社區才得以生根茁壯。

為感謝上帝及印地安人的協助,清教徒自一六二三年起開始慶祝,這就是最早的感恩節 由來。後來,美國總統林肯在一八六三年宣布十一月最後一個週四為感恩節。感恩節是美國家人團聚的日子,而「分享」(sharing)則是這個節日所要傳達的最重要美德。許多以感恩節為主題的美國童書,也都刻意營造兩個種族間歡樂友好,如同兄弟般相互幫助,一起「分享」豐庶的美洲大陸資源的氛圍。

諷刺的是,這個友好分享的氛圍,只維持了短短幾年時間。新移民在生根茁壯後,開始不願意分享了:雙方的摩擦愈來愈多,對土地及資源的爭奪也愈演愈烈。於是白人開始將印地安人描繪成嗜好殺戮,文化低落的野蠻人,而自己則是虔誠的教徒與勤奮的工作者。優越的文化感加上宗教,成為白人正當化種族殺戮行為的藉口。

感恩節的真正啟示

當初分享食物給五月花號上清教徒的印地安人,恐怕萬萬也沒想 到僅在短短的兩百年間,自己的族群會從本來可以在草原上自由奔馳,落得現在只能在保護區中販賣文物的下場。而白人還侈言分享?對於「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俗諺,印地安人想必感受格外深刻。

另一個更詭異,但鮮為人提及的反諷,則是分享這個美德,事實上讓一六二三年感恩節差點就無法發生。

當這一群清教徒剛開始建立家園時,他們奉行的是分享的哲學:公平分擔所有的工作,也公平分配所有的收成。結果呢?有些人開始假裝生病,有些人工作懶散,有些甚至違反教規,偷竊他人的食物。在這兩年的共產生活間,作物收成及打獵的水平嚴重低落,幾乎無法供給社區的生存,飢荒也因此隨之而來。每人每天只能配給到四分之一磅的麵包。許多人無奈只有吃老鼠、狗、馬、甚至貓過活!

「 分享」的吊詭

當時普利茅斯殖民地的民選總督布萊德弗在他的日記中就寫到:「如果我們不快採取行動,明年飢荒鐵定避免不了。」

在經過一連串的辯論溝通後,他決定改變原來奠基於人際間相互信任的生產制度。

現在,社區裡每個家庭也都分配到一塊土地,而每個人生產的玉米都歸自己所有。制度改變的結果顯然讓布萊德弗總督相當滿意:「新制度大大的成功……,現在每個人都非常勤勞,生產的玉米比我們之前所能想出的其他方法都還多得多……,之前經常以身體虛弱、不知如何耕作、必須照顧小孩等理由推託,且只要強迫她工作,就指控你為暴政壓迫的女人們,現在都帶著小孩下田……。」

兩相對照之下,他也寫下了自己對不同制度的觀察和感想:「男人由於沒有足夠的糧食以及衣物而變得非常 虛弱,對於自己必須辛勤工作來養活別人的老婆小孩,卻沒有得到任何報酬,也感到非常不爽……,女人們則覺得無償幫別的男人洗衣煮飯根本就跟奴隸沒兩樣,老公們也對這件事很感冒……,」最後,布萊德弗下了這樣的結論:「任何腦筋清醒、對神敬虔的人,都會認為柏拉圖和其追隨者所提倡的『取消私有財產,社區共同生活才能確保快樂和繁榮』的主張,根本是既虛幻又無意義的。」

的確,只有糧食足夠,才有接下來一六二三年的第一次感恩派對。理解到「分享」的壞處,才是這段歷史帶給人類最重要的教訓。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這個結果並不意外:當努力與收穫無關時,誰會願意工作?如果連最敬神的虔誠教徒也無法抵擋誘因結構的強大力量,那一般人更不可能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