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712鈾礦是國防保密單位,通信地址為“衡陽市20號信箱”,地圖上難尋其蹤。1958年建礦,1985年停産,2003年破産,2010年起,大批職工陸續搬遷至衡陽市。在首顆原子彈爆炸50週年之際,透過礦區俱樂部內緊鎖的門縫,已難見往日的喧囂。
礦區俱樂部建於1964年,俱樂部裏面有乒乓球室、電影院、閱覽室、廣播站。曾經這裡人頭攢動,每天清晨,在《東方紅》的樂曲中,廣播員用甜美的聲音把人們喚醒,傍晚,踏著《我們走在大路上》的節奏,人們返回家中。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時至今日,這裡已是雜草遍佈。
工農兵服務部大樓建於1963年,功能類似于現在的購物中心,曾經,礦區職工和附近農民都在這裡購買生活用品。夜色下,工農兵服務部大樓映襯在樹叢間顯得格外古樸,讓人肅然起敬。
大部分職工都從宿舍搬了出來,只有極少部分人仍住在裏面。人多時,一間13平米的宿舍裏住著4個人。這裡獨門獨戶,衛生間設在走廊,吃飯都是憑票去食堂吃。
在礦區田字佈局的中軸頂端,坐落著一座烙有蘇聯特色的建築,礦黨委辦公樓。該建築建於1960年,外墻面被粉刷成了紅色,部分紅色漆面剝落後,露出的磚紅色讓這建築顯得更沉穩。歲月並沒有沖刷掉建築固有的氣質,屋舍儼然,厚實肅穆,現在這裡有還有專人看守。
這裡曾是礦區消防駐地。消防屋建於1960年,紅磚砌成墻壁,紅瓦覆蓋屋頂,大尖頂透露著典型的蘇式建築風格。曾經這裡駐紮著10多個消防隊員和4輛消防車。在礦工鄒明全的印象中,礦區很少發生火災,所以消防車很少出動。
冰棒室建於1964年,專門給礦區職工憑票領取冰棒。一個職工每年有近400張冰棒票。如今,冰棒室的周圍長滿了雜草,倒下的半截樹梢仍然遺留在屋頂。
712礦職工醫院建於1961年,2011年,醫院整體搬遷到大華社區。經過50多年的風風雨雨,醫院外表依然完好。老礦工謝高就説,這個醫院承載了太多的回憶,當年,自己在礦井下手指和腿部受傷時都是在這個醫院醫治的,同時,他也親眼看著自己的礦友在這家醫院一一離去。
2014年9月7日,712礦職工醫院內的走廊空蕩蕩,一株野草孤零零地長在門邊。人去樓空後,這所醫院永久地保持著安靜。
這裡是712礦到衡陽的簡易班車站,每天有四趟班車開往衡陽市。車站旁邊是一家小餐館與小賣部。
老礦工鄒明全説,這裡是一片礦工墓地,掩埋著是離世的工友。如今,黃綠色的野草早已把山坡上的墓碑擋住。
從生活區到第二工區的路已經雜草叢生。到了80年代末,712礦慢慢地不再開採了,最終停産並將井口全部封閉。712礦與很多軍工企業一樣,開始了“軍轉民”的歷程。原二工區的廠房被改成一家“鈣廠”。
1996年,二工區的“鈣廠”也倒閉了,只剩下殘破的煙囪和生銹的設備。
鄒明全,72歲,一線老礦工,1969年從部隊轉業到712礦,1996年退休。剛來時有點後悔,挖礦又臟又累,並且十分危險,但良好的待遇,較高得工資,受人尊敬的氛圍,慢慢讓鄒明全適應了這邊的生活。這裡既有鄉村的寧靜又有城市的繁華,不過現在繁華難覓。
謝高就,74歲,郴州人,一線老礦工,1958年來到712礦。剛到這裡的時候,都是睡在野外打地鋪。這裡的蘇式建築,都是他們一磚一瓦砌上的。1965年開始,這裡的條件才慢慢好起來,待遇也提高了,每個月有白酒一斤、白糖一斤半、茶油一斤半、豬肉八斤,每天有一杯牛奶。
武知生,77歲,一線老礦工,1964年來到712礦,1992年退休。武知生家裏還保留著唯一一套當時挖礦時穿的工作服和安全帽。712礦停産後,武知生的老伴花了15元從衣物倉庫買下這件套工作服。這些衣物現在一直放在箱子裏留做紀念。
周詩明(音譯),69歲,韶山人,一線老礦工,1969年來到712礦,2002年退休。他一個人住在老宿舍樓裏,腿部受過傷,有風濕,走路十分緩慢,目前只能邁著小步移動。
劉方元,83歲,一線老礦工,1964年來到712礦,1982年退休。讓劉方元最引以為豪的事跡,是他曾經被選為712礦的勞動模範,在1972年和礦區十幾名勞動模範一起,在北京受到周總理的接見。
趙冬娥,76歲,礦工遺孀,老伴董冬芳在2009年過世。趙冬娥低矮的房子前長著一顆粗壯的梧桐樹,這棵樹陪伴著她度過了近半個世紀。41年前,剛來到礦區的趙冬娥,從別的梧桐樹那砍了一個樹枝,插在了自家門前,時間一晃而過,門前的小樹苗長成了蒼天大樹。
劉西保,76歲,一線老礦工,17歲就在附近挖礦,1958年來到712礦,1993年退休。1986年712礦封井後,他就外出打工了,當時單位還會每月發放75%的工資。第一次見到劉西保時,他正在宿舍樓間的空地上種菜。退休後,他就靠種菜打發時間。
楊時金,76歲,一線老礦工,1964年來到712礦,1993年退休。楊時金患有肺氣腫,呼吸缺氧,2009年買了一台價值3000元的供氧設備,楊時金每天要靠設備吸氧4到5小時。
羅友榮,79歲,武裝連指導員,1976年從8038部隊轉業來到712礦,是712礦的武裝連指導員,當時手下有90多名士兵。
段銀玉,79歲,一線礦工,1959年從部隊轉業到712礦,1992年退休。因為經常去地裏清理雜亂的草叢,段銀玉平時身上都會帶著一把鐮刀。現在,段銀玉每天都會去自己種的菜地裏看看,他在地裏種了紅薯、油菜等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