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20, 2014
告別百年保密傳統:解讀瑞士銀行
與其説瑞士突然告別了延續數百年的保密傳統,不如説是在國際大勢的緊逼下逐漸妥協。稅務透明化的大趨勢,使得全球範圍內的銀行保密制度都將面臨鬆動。編輯/翁倩
瑞士最初有8家大銀行,經過多次合併重組,特別是1993年和1997年兩次重量級的“聯姻”,大銀行僅存瑞士聯合銀行(英文簡稱UBS)和瑞士信貸集團(CreditSuisse)兩家。這兩家資産負債總額已佔了整個瑞士銀行業的62%,僱員數佔銀行僱員總數的52.7%,包攬了瑞士40%以上的國內信貸業務及近40%的地産抵押業務。圖為1863年,瑞士聯合銀行的前身。圖片來源wikipedia
16世紀,由於受到基督教加爾文教派的迫害,新教徒帶著大量金錢陸續從法國和義大利逃到日內瓦,隨之誕生了最早的瑞士銀行家。為了保護這些新教徒,避免洩露他們的情況,銀行家們建立起了一種行業內非正式的基礎保密制度。1713年,日內瓦議會制訂了一項規定,即銀行人員應登記客戶資訊,但未經市議會批准,不得洩露給儲戶本人以外的任何第三方。這成為瑞士銀行保密法最早的雛形。圖為1920年,瑞士聯合銀行在巴塞爾的辦公室。圖片來源wikipedia
瑞士信貸集團(CreditSuisse)成立於1856年,總部設在瑞士蘇黎世,是全球第五大財團,瑞士第二大銀行(僅次於長期競爭對手瑞士聯合銀行UBS)。圖為2013年7月25日,位於蘇黎世的瑞士信貸集團總部。畫面左側,即為瑞士聯合銀行。
上世紀30年代,納粹在德國掌權後,制定了系統迫害猶太人的計劃,歐洲猶太人意識到大禍臨頭,開始將財産向中立國瑞士轉移。但納粹又強迫德國公民把存在瑞士銀行的錢轉回了德國國家銀行。為避免這類存款流失事件再度發生,瑞士在1934年制定了西方第一部銀行法——《銀行保密法》。圖為USB總部。TIMOTHYACLARY/AFP
二戰期間,由於瑞士特殊的中立國地位,使之成為納粹德國和其他國家進行黃金交易的主要地點,各國紛紛向瑞士央行買賣黃金,以換取硬通貨瑞士法郎。據稱,當時納粹德國的帝國銀行90%的黃金交易就是通過瑞士央行進行的。圖為二戰時期的瑞士銀行。FoxPhotos/GettyImages
2014年5月6日,瑞士在經合組織年度部長會議上簽署了《稅務事項資訊自動交換宣言》,承諾執行資訊自動交換全球新標準。這意味著瑞士在有近百年曆史的銀行保密傳統方面做出妥協,承諾在該標準下提交與稅務相關的外國客戶賬戶資訊。圖為1967年,瑞士聯合銀行的員工在聚會上舉著手表。DailyHeraldArchive/GettyImages
瑞士各銀行為加強保密,普遍採用了密碼賬戶、化名代號等管理方式。儲戶只在第一次存款時寫真實姓名,之後便把戶頭編上代碼。圖為1981年,瑞士信貸銀行裏存儲的鉑金。JOEMARQUETTE/AP
有報道稱,從1933到1945年的納粹時期,瑞士銀行有700萬新開賬戶,其中大約6萬個是猶太人開的,可是後來瑞銀方面卻有系統地掩蓋並毀掉了大量記錄,估計有300萬賬戶遭殃。1998年,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及瑞士信貸集團與國際猶太人組織達成協定,由瑞士眾銀行出資12.5億美元建立一個基金,用於賠付已經死去的猶太人存款賬戶戶主的親屬和後裔。圖為1997年3月15日,死去猶太人的後裔在國會山銀行委員會聽證會上旁邊。JOEMARQUETTE/AP
索賠行動以旅居美國為主的全球猶太裔人士聯合發起,除了有猶太群體組織負責向三大銀行提出控拆外,還有華盛頓兩名律師受理一件代表五名猶太人集體索賠案,指控瑞士中央銀行戰時為納粹政權掠奪而來的黃金提供保管、儲存、及買賣服務,請求紐約地方法院設法調查瑞士央行1939至1950年之間的金融交易行為,並要求退還猶太當事人所有的損失。圖為1997年1月12日,猶太群體組織公佈掌握的證據。KATHYWILLENS/AP
由於嚴謹的保密制度,瑞士不但是全球離岸金融中心,還是外國人的“避稅天堂”。菲律賓前總統費迪南德·馬科斯1965年底就任,在20餘年的當政期間獲取了鉅額非法財富。1986被追查到在瑞士一些銀行有6億美元存款,直到2003年菲最高法院才作出最終判決,裁定歸政府所有。不僅馬科斯,伊朗的巴拉維、巴拿馬的諾伊利卡、羅馬尼亞的齊奧塞斯庫,甚至恐怖嫌疑分子都是瑞士銀行的常客。圖為1997年9月26日,起訴馬科斯的律師(右一)在與他的代表律師電話談判。BULLITMARQUEZ/AP
馬科斯醜聞案使瑞士銀行陷入窘境,瑞士政府開始要求各銀行在需要配合進行司法調查時應提供相應的資訊,並禁止銀行為非法錢財提供任何“掩護”。圖為1997年3月18日,蘇黎世銀行職員在查看保險箱。MARTINRUETSCHI/AP
2008年2月27日,瑞銀股東特別大會在瑞士巴塞爾舉行。瑞銀集團宣佈同期凈虧損125億瑞士法郎(約合114億美元),成為全球銀行界有史以來最大的季度虧損。這場一直持續到2009年席捲歐美的財政危機加劇了各國稅務部門和“避稅天堂”之間的矛盾。AlessandroDellaBella/AP
2009年12月16日,美國司法部表示,瑞士信貸集團承認大規模金融不端行為,非法電匯轉移與美國制裁有關的國家和個人的數億美元。而美國總檢察長EricHolder在新聞發佈中聲稱:他確認這家瑞士銀行與州聯邦機構簽署了5.36億美元的緩起訴協議。在此之前的2008年,瑞銀集團因協助美國客戶向美稅務機構隱瞞收入,也遭美方起訴,最終被迫支付了7.8億美元罰金,並向美國提供了4450名美國客戶資訊,才得以免於被起訴。BebetoMatthews/AP
韋格林銀行成立於1741年,是瑞士最古老的銀行。2012年2月,美國司法部指控這家銀行涉嫌幫助美國公民逃避繳納12億美元資産的稅款,並對其提起訴訟。2013年1月3日在紐約一家法院舉行的聽證會上,韋格林銀行承認指控併為此向美國當局支付5780萬美元的賠償,隨後,韋格林銀行設在瑞士聖加倫的總部發佈聲明,宣佈關閉。右上:韋格林銀行外景。右下;韋格林銀行地下室。左上:韋格林銀行大廳。左下:韋格林銀行股東。東方IC
2011年1月17日,倫敦,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和瑞士寶盛銀行前銀行家魯道夫·埃爾默召開新聞發佈會。埃爾默表示,他將向維基解密網站提供若干客戶資料文件,其中包括了諸多知名商界領袖和國會議員利用銀行機密逃稅的一手材料。CFP
2011年8月10日,瑞士和德國兩國政府在瑞士蘇黎世簽署雙邊協議,規定由瑞士銀行向德國稅務當局支付20億瑞郎(約合170億元人民幣),以此來了結兩國持續一年多的稅務糾紛。在美歐多年的施壓,以及英屬群島、盧森堡、奧地利等“避稅天堂”紛紛作出改變的背景之下,瑞士逐漸接受保密制堅不可摧的時代將漸行漸遠的事實。CFP
2011年9月22日,英國倫敦,瑞士銀行“魔鬼交易員”KwekuAdoboli出庭。他被指進行非法交易使瑞士銀行損失了15億英鎊。最終Adoboli因兩起欺詐行為被判入獄7年,這是英國歷史上最大的欺詐交易行為,直接導致瑞士銀行2011年虧損,前CEO離職。OliScarff/GettyImages
真正意義上的突破是美國2010年通過的《海外賬戶納稅法案》(FATCA),其中詳細規定了打擊避稅的跨國合作方案,法案要求境外金融機構自動向美國彙報資産在5萬美金以上的美國公民資訊,不配合的金融機構將面臨被踢出美國金融市場的懲罰。2013年2月14日,美國財政部宣佈,美國與瑞士已達成合作協議,根據協議,瑞士金融機構將披露美國賬戶持有人的更多資訊,以幫助打擊離岸逃稅。圖為瑞士財務部長MichaelAmbuehl(左)和美國駐瑞大使DonaldSternoffBeyer簽署協議。PascalLauener/Reuters
2013年11月,瑞士一家銀行地下室的出售引起熱議,該銀行地下室位於瑞士巴塞爾,創建於1912年,地下室中的箱子和儲物櫃都是用鋼和黃銅製成的。東方IC
在巴黎簽署的稅收資訊自動交換宣言的好處在於縮減國家間交換稅務資訊的成本,避免不同稅務資訊交換模式之間相互牴牾。另外,它拓展了資訊交換的邊際,包括賬戶人基本資訊、賬戶餘額、利息、股息、公司的實益擁有權,及其他法律結構(如信託);並規定金融機構需執行對賬戶持有者的盡職調查。而此前在華盛頓成立的調查小組也是為資訊交換做準備。圖為2014年2月26日,從左至右為瑞士信貸銀行的總法律顧問RomeoCerutti;首席執行官BradyDougan;瑞士私人銀行和財富管理公司聯席主管RobertShafir以及Hans-UlrichMeister宣誓成立調查小組委員會。至此,瑞士結束了數百年來保護銀行私人賬戶隱私的傳統,同時也意味著瑞士2.2萬億美元私人賬戶將完全曝光。WINMCNAMEE/AFP
中國2013年加入了《多邊稅收徵管互助公約》,2014年也簽署了稅務資訊主動交換宣言,可預見中國稅務部門將在資訊交換方面展開更多國際合作,逐步採納國際標準,可能有助於提高稅務管理方面的透明度。圖為1996年10月11日,瑞士總統帕斯卡爾·德拉米拉(左)和中國銀行行長戴相龍簽定關於中瑞合資的投資計劃。GREGBAKER/AP